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共有教师人39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专任教师从职称方面看,副教授4人;讲师12人。从学历方面看,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人,已取得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8人,占23%,双师型教师12人,占50%。国家级模范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市级拔尖人才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本专业教师队伍是一支注重传帮带,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队伍基本信息一览表
姓 名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毕业院校 |
职 称 |
双师教师 |
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 |
马兰芝 |
1953.3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副教授 |
是 |
省级 |
周玲玲 |
1964.10 |
研究生 |
山西大学 |
副教授 |
是 |
省级 |
武彩霞 |
1962.9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副教授 |
是 |
省级 |
李 平 |
1972.1 |
博 士 |
华中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景建军 |
1970.4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邵碧竹 |
1966.9 |
本 科 |
山西大学 |
副教授 |
是 |
校级 |
贾福彦 |
1961.9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张 莉 |
1970.7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孙 洁 |
1979.1 |
研究生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梁 琦 |
1978.9 |
研究生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高 岩 |
1981.3 |
研究生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是 |
校级 |
薛俊霞 |
1973.9 |
本 科 |
运城学院 |
讲 师 |
是 |
校级 |
黄 香 |
1980.8 |
本 科 |
雁北师院 |
讲 师 |
|
|
庞 莉 |
1981、5 |
研究生 |
西藏民族学院 |
讲 师 |
|
|
宁世伟 |
1981.7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助 讲 |
|
|
张彩霞 |
1980.5 |
研究生 |
山西师大 |
讲 师 |
|
|
田国鹏 |
1980.8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助 讲 |
|
|
严 戈 |
1983.5 |
本 科 |
运城学院 |
助 讲 |
|
|
王 欣 |
1983.7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助 讲 |
|
|
姚 彤 |
1983.6 |
研究生 |
西北民大 |
讲 师 |
|
|
李 娜 |
1984.11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助 讲 |
|
|
支永辉 |
1984.4 |
本 科 |
运城学院 |
助 讲 |
|
|
高 源 |
1983.6 |
研究生 |
山西大学 |
助 讲 |
|
|
赵晓风 |
1983.8 |
本 科 |
山西师大 |
助 讲 |
|
|
行业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历 |
职称 |
职业领域、岗位、职务 |
职业资格 |
所教课程 |
杨文娟 |
1969.12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园长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 |
梁运峰 |
1972.5 |
本 科 |
山西大学 |
讲 师 |
高教资格 |
实践教学指导 |
于红梅 |
1970.7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副园长 |
幼儿教师 |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与研究》 |
董赛霞 |
1973.4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副园长 |
幼儿教师 |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与研究》 |
刘无暇 |
1973.4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分园长 |
幼儿教师 |
《幼教前沿动态》 |
杨俊丽 |
1973.4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分园长 |
幼儿教师 |
《幼教前沿动态》 |
范亚静 |
1973.8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分园长 |
幼儿教师 |
《教学论》 |
申江霞 |
1976.11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
幼儿教师 |
《学前音乐教育》 |
原 媛 |
1977.7 |
本科 |
幼教高级 |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分园长 |
幼儿教师 |
《幼教前沿动态》 |
李晓艳 |
1981.12 |
本科 |
幼教中级 |
小学语文 教师 |
幼儿教师 |
《教学论》 |
张锋利 |
1977、5 |
研究生 |
讲师 |
教务处副处长 |
高教资格 |
实践教学指导 |
连 荣 |
1978、7 |
研究生 |
讲师 |
职业规划 |
高教资格 |
实践教学指导 |
段存乾 |
1980、6 |
研究生 |
讲师 |
教务处副处长 |
高教资格 |
实践教学指导 |
龚凡霞 邢晓璐 |
1984.6 1989、 |
硕士 本科 |
讲师 教员 |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
高教资格 |
实践教学指导 实践教学指导 |
专业负责人、教学名师简介
梁周全
男, 副教授,校长。1954年7月生,运城市盐湖区人,1976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
获奖情况:
2007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主持人)
发表论文:
1、2011年5期《学前教育研究》发表《专科层次学前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2010年8期《教育与职业》发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2010年2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发表《高师体育课人文教育思考》
4、2009年8期《湖北体育科技》发表《民族儿童体育游戏对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意义》
5、2009年5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浅谈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6、2009年4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师范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
7、2008年10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以人为本,逐步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8、2008年8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大学生基本体操的特殊作用》
出版论著:
1、2010年主编《体育与健康》,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2011年第二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3、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规划教材”主任委员
主持课题:
1、主持研究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前学前教育课程研发》的研究成果获2010年山西省政府颁发的“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主持人);获中国教育发展委员会“教科研一等奖”
2、课题《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负责人,山西省教学成果立项,正在研究中
马兰芝
女,副教授,党委副书记,1953年3月生,毕业于山西师大中文系。
承担课题
1、2004年主持中陶会师范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 陶行知<民主与和谐:幼儿师范学校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探索与研究>》
2、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研究与实践”(2010443)
研究论文:
1、《家庭教育的理念与重点》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3
2、《幼儿师范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
周玲玲
女,汉族,生于1964年,1985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201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副校长。
承担课程 : 《经典启蒙》、《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课题 :
1、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0442)
2、2006年承担中国教师教育分会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职前学前教育课程研究”
论著:
1、《(3+2)高考语文系统教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
2、《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2
教学论文:
1、2011年11期《名作欣赏》发表《汉末社会转型期文学观之演变》
2、2010年12期《教育与职业》发表《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设计》(第一作者)
3、2010年11期《宜春学院学报》发表《汉末文学观与“古诗十九首”之艺术特色》
4、2010年1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发表《中国古代蒙学对儿童的人文启蒙教育》
5、2009年5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对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6、2010年1期《安顺学院学报》发表《意境理论形成初探》
7、2009年1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人文 人文精神》
8、2009年4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弘扬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促进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改革》
9、2008年10期《中国校外教育》发表《提高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表彰:
1、2010年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山西省劳动模范”
2、2010年荣获运城市委市政府颁发的“运城市拔尖人才称号”
3、2009年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山西省二等功”
4、2008年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教师”
5、2010年完成的中国教育学会立项的《基于工作课程的学前教育课程研发》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主持人)
武彩霞
女,汉族,生于1962年,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现任心理咨询研究室主任、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运城市盐湖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运城市盐湖区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曾发表论文《论古典诗词中寓理于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论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薛涛与朱淑真女性意识之比较》、《〈颜氏家训〉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多篇。
课题研究:
1、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学与礼仪”(2010444)
2、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研究与实践”(2010443)
获奖情况:
1995年山西省优秀教师
1996年山西省模范班主任
1999年曾获山西省中幼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2000年山西省学科带头人
2001年全国模范教师
2002年山西省特级教师
2003年运城市拔尖人才等
李平
男,汉族,出生于1972年1月,河南省潢川县人,讲师,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主干课程:
古代文学、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启蒙经典
课题研究:
1、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
2、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研究与实践”(2010443)
发表论文:
1、《<孔子家语>引诗与<孔子诗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9
2、《<诗集传>章数辨证》文山学院学报2010.9
3、《<诗经>郑笺、朱注中的“重言”辨析 》晋中学院学报2010.4
4、《探究<氓>诗悲剧的原因与现实意义》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5、《谈<诗集传>中的训诂术语“放此”》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6、《继承与创新之典范》语文建设2005.10
获奖情况:
1992年获信阳市“建党七十年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0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科研奖
2010年被评为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教师
2009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教案奖
2009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科研奖
2009年被评为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教师
2009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教案奖
2008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科研奖
2008年被评为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优秀教师
2008年获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
2006年被评为兰州大学“三好研究生”
2000年获全国“十五计划献言献策”征文优秀奖
2000年获信阳市教育论文三等奖
杨文娟
女, 1988年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后进修获取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文凭,幼儿园高级职称。
在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24年,学前教育教学工作5年,获山西省幼儿园教育教学能手、运城市优秀教师、优秀儿童教育工作者等。
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先后为幼儿园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感觉统和教育、全英文英语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现为新时代赌城亚洲官网附属幼儿园园长,并兼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会主席。
语文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根据语言文学系和语文教育专业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在“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优质高效”原则的指导下,使语文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构成不仅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要经过培训和建设,使一批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走在全校乃至全省同行的前列,实现本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教学质量高水平、教科研成果高层次的目的。根据这一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本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确定为我系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始终坚持提高学历层次、改变知识结构的原则。但目前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总体状况还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及专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总数稍显不足。随着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亟待充实。
2.结构不太合理。我本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不太合理,教师平均年龄年轻化,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力量十分薄弱。初级职称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中高级职称教师相对紧缺。“年龄、职称断层”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影响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整体学历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仍需提高,急需引进和培养博士学历的教师。
4.青年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匮乏。专业带头人仍以中年教师为主,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紧缺。
5.“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比例不足。
二、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为依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结构教师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重点;以改善教师待遇、加强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机制为保证;遵循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校•园(企)合作、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合作精神的德技双馨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为了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我系果断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的宝贵智力资源,形成了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根据我系实际情况,我们将按照“培养、引进、聘请、提高”的建设思路,继续实施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结构教师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重点;加强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机制为保证;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行业技术专家、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学历高、素质高,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比例适宜、结构层次合理,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职业教育能力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崇德尚志,为人师表。
2、学历结构。五年内,使本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数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重点学科配备有1—2名博士学位的教师。使本专业的教师学历结构尽快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3、职称结构。采取多种途径,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
至2016年,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要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5%,至少有4-5名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
4、专业结构。加大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多渠道解决“双师型”教师偏少问题,争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适应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要求。要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从幼儿园聘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来任教。
5、学科带头人
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制定并落实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教师人数。加大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力度。根据专业(学科)建设需要,出台措施,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坚持以“硕士”、“博士”为吸收目标。
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幼儿园骨干教师为本专业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促进本专业师资水平的提高,同时为科研立项以及其他教学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2.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为重点,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大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幼儿园实践锻炼。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申报并参加幼儿园资格证书的考核。
3.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做好各专业梯队教师的培养和建设工作;出台“语言文学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的若干规定”等工作方案。
4.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现有资源,加快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选拨培育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
5.严把教师入口关,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新补充教师均要进行试讲,新教师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见习,见习期间要参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培训,见习结束后根据其上课、培训情况及平时表现、学生评价等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留校任教。使本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保证。
6.制定鼓励副教授在教学一线的政策,发挥高级教师、副教授在教学中的主导优势,充分发挥有经验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7、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鼓励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乃至博士学位。出台“语言文学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工作条例”,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术报告会。为教师提高学历、提升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坚持以教学研究作为本专业发展和教学建设的动力。增强项目意识,全方位、多渠道争取各类科研计划项目。坚持纵向科研课题“上层次、上水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积极鼓励教师承担高层次项目和课题。制定奖励政策和措施,激励教师科研立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获得更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高层次科研立项,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为基础和依托,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进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8、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地激励广大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抓住“培养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和“用好各类人才”三个环节,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